烙餅問題教學設計優(yōu)秀
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,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,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(tǒng),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,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,使教學效果最優(yōu)化。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?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烙餅問題教學設計優(yōu)秀,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。
烙餅問題教學設計優(yōu)秀1教學內容:
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“數學廣角——烙餅問題”。
教材簡析:
《烙餅問題》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級上冊《數學廣角》中的內容,主要通過討論烙餅時如何合理安排操作最節(jié)省時間,讓學生體會在解決問題中優(yōu)化思想的運用。這部分知識對學生來說,比較抽象,難以理解。但由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有過看餅如何烙的經歷,所以,在這節(jié)課的教學中,我想就用這個學生熟悉的情境為切入口,通過例舉、觀察、合作討論、優(yōu)化,形象地幫助學生理解“三張餅如何烙才能盡快讓大家吃上餅”,以及歸納出按怎樣的順序安排才會使所用時間的總和最少。
教學目標:
1、學生在經歷烙餅的具體過程中學會如何合理安排最省時間,從而體會做事情要進行合理的安排。
2、讓學生嘗試從優(yōu)化的角度在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合理的方案,培養(yǎng)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。
3、感受運籌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,逐漸養(yǎng)成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。
教學重點:
初步培養(yǎng)學生形成從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(yōu)方案的意識。
教學難點:
尋找合理、快捷的烙餅方案。
教學過程:
一、預設情景,走進生活。
師:同學們,吃過雞蛋嗎?煮熟一個雞蛋大約用5分鐘,煮熟6個雞蛋大約用多長時間?(30分鐘)
師:你是怎么煮的?請你說一說。(煮1個需要5分鐘,煮6個需要30分鐘。)
師:你是一個一個煮的,這是一種方法。還有沒有跟他不同的煮法?
生:只需要5分鐘。
師:請你說說怎樣煮只需要5分鐘?
生:煮1個需要5分鐘,6個一起煮也只需要5分鐘。
師:這樣煮行嗎?(征求全班同學的意見——生齊:行?。??
師:當能6個一起煮時,只需要5分鐘,這是一種好方法,不但節(jié)省了時間,還節(jié)省了能源。
師:孩子們,人們在日常生活和實際工作中,為了節(jié)省時間和能源,經常要用到最優(yōu)策略。今天這節(jié)課我們要研究的是烙餅問題。
二、圍繞主題,探索新知。
1、課件出示烙餅情境(先出示112頁主題圖的條件部分):
師:你瞧,媽媽已經開始烙餅了,你從圖中得到了哪些數學信息?
生:每次只能烙2張餅;兩面都要烙;每面3分鐘。
師:每次只能烙2張餅是什么意思?(生:鍋里最多只能放兩張餅)
生2:兩面都要烙。
師:每一個餅都有兩個面,為了便于研究,我們就把它稱為"A面"和"B面"。
2、烙一張、兩張餅,進一步說明烙餅規(guī)則。
師:根據圖中信息,如果媽媽只烙一張餅,需要多少時間?
生:烙1張餅需要6分鐘。
師:誰來說一說你是怎么烙的?
生:先烙熟一面需要3分鐘,再翻過來烙另一面也要3分鐘,3+3=6,所以烙熟1張餅最少需要6分鐘。
師:你們都這樣烙嗎?
師:如果要烙2張餅,需要幾分鐘?(6分、12分)
師:我們用1號、2號餅親自烙一烙。
匯報:說一說你用了幾分鐘?
生1:烙2張餅需要12分鐘。(師:為什么?說一說你的方法)
師:還有不一樣的嗎?
生2:烙2張餅只需要6分鐘?(為什么用的時間不同,請你說說你的理由)
師:那種方法更節(jié)省時間?它為什么能節(jié)省時間?(指兩名學生說)
生:2張餅同時烙。
師――板書:2張:1正2正,1反2反
討論:為什么烙1張餅需要6分鐘,烙2張餅也只需要6分鐘?(2張餅同時烙)
師小結:也就是保證每次鍋里都有兩張餅,這樣才能不浪費時間和能源,所用的時間也最少。(課件出示)
3、烙三張餅,體驗模型思想,自主設計方案。
出示主題圖的下部分,理解題意
師:小紅說,爸爸、媽媽和我每人一張,要烙幾張餅?(生:要烙3張餅)
師:怎樣才能盡快吃上餅是什么意思?(生:就是怎樣烙餅需要時間最少)
師;烙3張餅,怎樣烙所需時間最少?
師:請你想一想、猜一猜。
師:看來,你們都有自己的想法了。(然后指名說)
師:剛才是同學們的猜測,下面同桌合作,動手烙一烙,驗證你的猜想是不是正確的。
(1)學生分組嘗試烙餅。(教師巡視并做個別指導)
(2)匯報交流。(預計有18分鐘、12分鐘、9分鐘)
師:我們用實驗證明了自己的猜測,烙完3張餅要用幾分鐘?
預設:
小組展示出三種方法:
①一張一張烙:烙一張要:3+3=6(分鐘)烙三張要:6×3=18(分鐘)
師:請你說說這種烙法怎樣?有沒有不一樣的?
先同時烙兩張,再單獨烙第三張:同時烙兩張6分鐘,烙一張也要6分鐘,6+6=12(分鐘)
師:它的實驗證明了自己的猜測烙3張餅需要12分鐘,比起一張一張烙,的確節(jié)省了時間,為什么?(第1次2張同時烙)
師:還有哪些同學是跟他一樣的?動腦筋想,有沒有更短的時間?
餅1,餅2先烙正面,再烙餅1的反面和餅3的正面,最后烙餅2、餅3的反面,共烙了3次即3+3+3=9(分鐘)
師:看明白了嗎?誰再來演示一下?
②6分鐘,我是用2個平底鍋同時烙。
師:聽清楚他的意思了嗎?他說要怎么樣?你的想法是挺好的,想提高效率,但現在只有一個平底鍋,6分鐘能烙完嗎?
(3)比較、討論、總結。
師:你們認為要想盡快吃上餅,哪種安排最合理?
師:只用9分鐘的烙法有特點?為什么它能節(jié)省時間?
生:這種烙法鍋里始終有2張餅,不是9分鐘的其他小組烙餅時有時候鍋里只有1張餅。
再次實驗:鍋里始終有2張餅這是節(jié)省時間的秘決,因此老師建議,能同時烙盡量同時烙,這樣就不會浪費時間。我們再一次用實驗證明這種烙法到底是幾分鐘,開始吧。
實驗結果:第二次實驗,你發(fā)現烙完3個餅最短的時間是幾分鐘?(9分)都會烙了嗎?
指前一次12分鐘的同學再次板演。
師:在我們的合理安排下,使鍋里始終有2張餅在烙,只用了9分鐘。這對于3張餅來說就是最合理的方法,我們把這種方法稱為交替烙法。
小結:3張餅的 ……此處隱藏3365個字……例舉、觀察、合作討論、優(yōu)化等方法,由直觀到抽象,幫助學生理解“怎樣烙餅才最合理”的實踐策略,從而培養(yǎng)學生初步的優(yōu)化意識。
【教學內容】
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(人教版)四年級上冊第112頁例1及相關練習。
【教學目標】
1、通過解決烙餅問題使學生體會統(tǒng)籌兼顧、合理安排的數學思想。
2、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,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(yōu)方案的意識。
3、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,培養(yǎng)學生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4、使學生逐漸養(yǎng)成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。
【教學重點】
通過解決烙餅問題使學生體會統(tǒng)籌兼顧、合理安排的數學思想。
【教學難點】
在探究活動中,體會科學安排的最優(yōu)化,體驗科學解決問題的方法。
【教學準備】
課件,教具,圓片。
【教學過程】
一、談話引入:
同學們,你們早餐都吃些什么?(牛奶、雞蛋、豆?jié){、包子……)看來,大家都很注重早餐的營養(yǎng)搭配。
1、有同學說早餐吃了煮雞蛋,老師有個問題想考考大家:煮一個雞蛋要用7分鐘,煮5個雞蛋要用多長時間?你是怎么想的?
師小結:把5個雞蛋同時放到鍋里一起煮,既可以節(jié)省時間又能節(jié)約資源,看來煮雞蛋是要講究策略的。
2、吳老師家早晨喜歡烙雞蛋餅吃,你知道嗎?烙餅也是要講究策略的喲,這節(jié)課我們就來研究烙餅的策略。(出示課題)
二、探究新知
出示烙餅要求(課件出示112頁例1圖片)
誰來說一說吳老師家烙餅的要求是什么?(幫助理解①每次只能烙兩張餅;②兩面都要烙)
1、探索烙兩張餅的方法。
吳老師家有兩口人,要烙兩張餅,想一想,怎樣才能盡快吃上餅呢?
(1)找1人上黑板上演示(說的同時師在黑板上用圖示來表示)。
(2)大屏演示烙兩張餅的過程,理解烙1張餅用了3分鐘。(3分鐘同時烙了兩個面,兩個面和在一起就相當于烙了一張餅,所以烙一張餅用了3分鐘,2張餅就用了6分鐘)
(3)師小結:兩張同時烙就充分利用了鍋里的空間,節(jié)省了時間和資源,這就是烙兩張餅的最佳方法。
2、探究烙3張餅的最佳方法
謝謝同學們,讓吳老師家的兩口人在最短的時間里吃到了這兩張餅,可是,兩張餅不夠吃,想要烙三張餅,早晨時間這么寶貴,請你們?yōu)槲蚁胂朕k法,怎樣才能在最短的時間里吃上餅呢?
(1)你可以獨立的動腦筋想一想,也可以和你同桌用老師給你準備好的圓片代替餅來烙一烙。(師巡視)
(2)誰來給大家說一說你們小組是怎么烙得呢?
①一個學生演示用12分鐘的方法,另一個學生用圖示來表示。
②學生演示用9分鐘的方法。
a:一個學生演示一遍(演示的過程中師追問:為什么要把2號餅拿出來?還沒烙熟呀?)
b:找兩個學生,一個演示一個用圖示來表示。
c:全班獨立的擺一擺,掌握烙3張餅的最優(yōu)方法。
(3)師小結:9分鐘3張烙熟了嗎?我們把3張餅交替的來烙,這樣就只需要9分鐘,我們給這種方法起個名字就叫它“交替法”好嗎?(板書交替法)
(4)對比:同樣是烙3張餅,(師手指圖示)這種烙法用了12分鐘,交替法只用了9分鐘,節(jié)省了3分鐘,這3分鐘是怎么節(jié)省出來的呢?
①結合學生匯報師小結:第一種方案,烙第3次和第4次的時候鍋里有空位(“——”標注),這樣就浪費了時間;使用交替法,鍋里每次都能保證有兩張餅,沒有空位,所以就節(jié)約了時間,節(jié)約了資源。像這樣交替烙餅的方法就是烙3張餅的最佳方法
3、總結最優(yōu)法
同時烙和交替烙是烙2張餅和烙3張餅的最優(yōu)方法!最優(yōu)方法屬于數學里“運籌法”的知識。出示課件,了解“運籌法”的有關知識。
運籌法正是我國大數學家華羅庚爺爺所研究的問題。大數學家想到的方法同學們都想到了,真了不起!看來你們具有當數學家的潛質。
4、脫離學具,探索烙4張、5張餅的最優(yōu)方法。
(1)如果要烙4張、5張餅,不用學具,你能找到烙4張、5張餅的最優(yōu)方法嗎?最少需要幾分鐘?先獨立思考,然后在四人小組里交流交流。
學生匯報,師小結:突出分成幾張幾張來烙,最少時間就是這幾部分時間相加的和。
(2)師完成表格。
5、深化提高、總結規(guī)律
師:要烙6、7、8、9……張餅,又可以分成幾張幾張來烙呢?所用最少時間是幾分鐘呢?
(1)同桌交流完成表格。
(2)學生匯報完成表格。
(3)強調烙餅過程的優(yōu)化。
(4)師小結??磥硗瑢W們已經會用我們今天學習的烙餅的最優(yōu)化方法來解決數量較多的餅的烙法,就是將較多餅分成幾個2張來烙,或是幾個2張和1個3張來烙,就是烙這些餅的最優(yōu)方法,再把幾次的最少時間相加,就是烙這些餅所用的最少時間。
(5)仔細觀察表格你發(fā)現了什么?小組交流匯報,師生小結:
①當烙餅的個數是雙數時,就2張2張的烙,當烙餅的個數是單數時,可以先2張2張的烙,最后3張按最佳方法烙,這樣最節(jié)省時間。
三、鞏固應用,深化理解
1、汽車站附近有一個烤魚店,店里的烤魚鐵板一次只能放2條魚,兩面都要烤,每面需要4分鐘。一位顧客要5條魚,離汽車開車時間還有10分鐘,能來得及烤嗎?
2、烤魚店里的另一塊大烤魚鐵板一次能放3條魚,兩面都要烤,每面需要4分鐘。這位顧客要5條魚,離汽車開車時間還有10分鐘,能來得及烤嗎?
四、全課小結
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的'優(yōu)化問題,烙餅只是一個簡單的問題,但是它里面有更多的豐富的知識等著大家去思考。老師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,合理的安排事情,這樣可以提高效率,節(jié)約時間。最后送大家一句話:愛迪生說:“人生太短暫了,要多想辦法用極少的時間辦更多的事情。”
五、板書設計
烙餅問題
2張餅同時1正2正1反2反6分鐘
3張餅交替法1正2正1反3正2反3反9分鐘
【教學反思】《烙餅中的數學問題》是人教版教材第七冊數學廣角中的內容,通過教學除了教給學生知識外,還要給學生留下點什么,我認為"餅"如何烙最優(yōu)以及其中蘊含的規(guī)律固然重要,但這只是知識技能的范疇,我不想僅停留在就知識教知識的層面上,比知識更重要的是蘊含其中的數學思想和方法,這些才是學生持續(xù)發(fā)展、終生發(fā)展最重要的東西。在同時烙兩張餅時,就給孩子滲透3分鐘同時烙了兩個面,兩個面和在一起就相當于烙了一張餅,所以烙一張餅用了3分鐘,2張餅就用了6分鐘這樣的思想,有了這樣的數學思想,無論烙幾張餅,學生都能迎刃而解。同時,借助學具操作,經歷探索“烙餅”中數學知識的過程,逐步掌握烙餅的最佳方法,在解決問題中初步體會數學方法的應用價值,初體會優(yōu)化思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