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最大的書》教學設計
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(yè)解惑的人民教師,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,教學設計是對學業(yè)業(yè)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。教學設計要怎么寫呢?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《最大的書》教學設計,供大家參考借鑒,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。
《最大的書》教學設計1【教學設想】
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識寶庫。在地質勘探隊員的眼中,巖石就是一本耐人尋味的書。那上面有雨點留下的腳印,有波浪奔騰的足跡,有豐富的礦藏,還有由樹葉、貝殼、小魚組成的圖畫歷史的變遷,大陸的沉浮,都寫在這本最大的書里。顯然,這本最大的書對學生有著極強的吸引力。如何把這篇偏重科學知識的文章上出語文味來,在培養(yǎng)學生關注科學,探索自然意識,獲得一些基本的科學知識的同時,把握語文教學的特點,識好字,讀好文,在語文實踐活動中培養(yǎng)學生的語文能力呢?在本課第二課時中,我打算從叔叔說的巖石就是書啊!你看,這巖石一層一層的,不就像一冊厚厚的'書嗎?這句話入手,跟著川川去刨根問底,從叔叔的話中去探索這本最大的書的奧秘。在刨根問底的過程中,讓學生朗讀、感悟、想象、探究,了解巖石這本最大的書,體會文中的情感,激發(fā)他們探索的欲望。
【教學目標】
1、正確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讀課文。
2、了解巖石的作用及地殼的變化。
3、在對話中體會川川對大自然的好奇與熱愛,培養(yǎng)學生從小關注科學、探索自然的意識。
【教學過程】
一、復習引入,激趣質疑
1、這節(jié)課,讓我們繼續(xù)來學習《最大的書》。齊讀課題。
2、復習詞語。
3、通過上節(jié)課的學習,你們覺得川川是個怎樣的孩子?
二、找出問句,讀好對話
1、為什么覺得川川是個愛刨根問底的孩子呢?
2、交流。
3、快速讀讀課文,把川川提的問題找出來:
師生對讀──同桌對讀。
邊讀邊想,從叔叔的話里,你解決了哪些問題?知道了什么?
三、朗讀感悟,刨根問底
1、愛刨根問底的川川們,從叔叔回答的話里,你知道了什么?
指名回答。
2、匯報交流:
⑴ 解決第一個問題:哪里有書???
交流,指導朗讀。
⑵ 解決第二個問題:書里有字嗎?(2和3隨機調控)
① 出示第六小節(jié)。
② 你知道什么是書里的字呢?
③ 課件出示圖片。指導朗讀。
④ 看到這么多藏在巖石中的字,你想說些什么? 指導朗讀
⑶ 解決第三個問題:這上面有圖畫嗎?
① 課件出示化石,結合學習課后資料袋
② 指導朗讀:
億萬年前的動植物就這樣在巖石這本書中保存到了現在,成了書中最美麗的圖畫,真神奇!誰再來讀一讀?
⑷ 想象朗讀,解決第四個問題:這能說明什么呢?
① 師范讀。
② 聽著叔叔的解釋,看到地球億萬年間的變化,你想說些什么?
③ 多么神奇的變遷??!誰能用自己的朗讀把這神奇的現象展現在大家眼前?
⑸ 第五個問題:讀了巖石書有什么用呢?
① 引讀第十二小節(jié)
② 川川聽了叔叔的話,會想些什么呢?
③ 指導讀最后一小節(jié)。你能猜出他長大后想干什么嗎?
四、拓展實踐,課文延伸
1、今天,我們跟著川川去爬山,去刨根問底,從叔叔那里知道了有關巖石這本最大的書里的很多知識。你想對川川說些什么嗎?
2、是??!正是由于川川充滿了好奇心,愛刨根問底,才能從有學問的叔叔那里獲得這么多知識呢!
3、繼續(xù)刨根問底:聽了叔叔的介紹,你的腦海里還有什么問題嗎?
4、這么多的問題,一個接著一個,你們也會刨根問底了!老師向你們推薦幾個網站,還可以把你們的發(fā)現寫下來哦!
5、小朋友們,不僅僅巖石是一本書,大自然中還有很多藏著奧秘的書呢!你覺得還有什么也是書呢?
是??!大自然就是一本讀不完的書??!在這些書里,藏著無窮的奧秘,讓我們用心去觀察,用眼睛去發(fā)現,多問一個為什么,學好眼前的這些書,長大了才能去讀懂大自然中一本又一本的書!
五、寫字指導
1、今天,我們還要來寫寫這幾個字呢!
出示:質 厚 底
2、誰來讀一讀這三個字?能給他們找個朋友嗎?
3、再來觀察一下這三個字,你發(fā)現了什么?哪個字需要老師的幫助?
底:老師指導,邊講解,邊范寫,學生書寫。
厚、質:學生提醒需要注意的地方,師范寫,學生書寫。
《最大的書》教學設計2學習目標
知識與技能:
1、會認10個生字,會寫12個字。
2、正確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讀課文,讀好人物的對話。
3、體會川川對大自然的好奇與熱愛,培養(yǎng)從小關注科學、探索自然的興趣和意識。
過程與方法:
1.準確把握人物心理,讀好人物對話。
2.通過收集資料,了解一些地質勘探問題。
情感、態(tài)度和價值觀:體會川川對大自然的好奇、熱愛、充滿興趣的思想感情。
學習重點:認字寫字,有感情地讀好人物的對話。
學習難點:激發(fā)學生探究自然知識的興趣。
突破重難點的策略與方法:
1.通過各種形式朗讀課文,邊讀邊悟人物心理,分角色讀好人物對話。
2.通過理解課文內容和補充課外資料,以及推薦課外讀物的方式來達到此目的。
教學手段:
1.通過自學、小組合作,掌握課文中的生字新詞。
2.利用多媒體創(chuàng)設情境。
課時安排:2課時
第一課時
學習內容:
1.會認10個生字,會寫12個字。
2、正確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讀課文,讀好人物的對話。
學習課型:識字
學習重點:能正確認讀本課生字詞。流利地朗讀課文。
學習難點:正確書寫本課的'生字詞。
學習過程:
一、導入
1、依題激疑:你們讀過書嗎?你們知道最大的書是什么樣嗎?(板題)課題中的“書”為什么加上引號?你們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呢?
二、初讀
1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,讀準字音,把課文讀通讀順,識字生字。
2、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檢查識字情況。分段合作讀文,互相檢查讀文情況。教師巡視吸收反饋。
3、教師出示生字卡片,開火車讀,相機引導學生交流識記重點字的方法。同時,教師強調重點字讀音、字形等相關內容。如:“冊”是平舌音;“ ……此處隱藏22507個字……么大的變化,現在請同學們起來跟老師一起做動作。
四、學習1113自然段
1、剛才,我們和川川一起讀了巖石書中的字和畫,那讀了這本巖石書有什么用呢?川川總愛刨根問底,想問個明白,同學們,你們愿意幫助川川解決這個問題嗎?
2、現在,你就是叔叔了,快來讀讀第12自然段,等一會來告訴川川吧?。ㄉx)
3、哪位叔叔愿意告訴川川呢?(生說)師提醒省略號的作用。
那你們知道,讀了這本巖石書,還能幫助我們找到哪些寶藏嗎?(生說)
4、是啊!找到很多很多,所以說這本書的用處可大哩!誰愿意當叔叔再來讀一讀這段(指名齊讀)
5、川川聽了叔叔的話,高興極了,那我們和川川一起學了這么多的知識,你高興嗎?那請你高興地來讀一讀最后一段(練習指名朗讀)
五、總結
1、同學們,川川讀懂了這本巖石“書”,知道了書中有字和畫能告訴我們地球爺爺發(fā)生了巨大的變化,而且還知道讀懂了這本巖石“書”,能幫助我們?yōu)樽鎳业礁嗟膶毑?。所以說,這巖石書真是一本(齊讀課題)
你讀懂了嗎?你讀懂了什么呢?快把你的收獲和同桌說一說吧(交流,指名)
2、同學們,想不想再來翻翻這本最大的“書”?(男女生分角色齊讀,師旁白)
3、你能猜猜川川長大以后想干什么嗎?
4、師總結:教師告訴大家,大自然其實是一本讀不完的書,這其中有很多很多的奧秘呢!老師希望大家長大后和川川一起走進大自然,去了解其中更多的知識,好嗎?
六、識字,指導寫字
1、讀懂了巖石書上的字和畫,老師把字寫出來了,看看你會不會讀。
重點:單個字“冊”“質”“ 刨”→(刨根問底)組詞,理解(川川總在問他,想問個明白)
2、寫字:出示“鐵”
①讀
②看看“鐵”是怎么記住的。
③組詞
④觀察書寫時應注意什么?
⑤指導練習展示
⑥“巖”字自己寫。
七、結束:通過這節(jié)課的學習了,老師相信大家一定收獲不少,回去以后把你收獲到的跟你的家長或你的朋友說一說,讓他們也來分享你的快樂好嗎?
板書:
19、最大的“書”
字 地球發(fā)生了變化
畫
《最大的書》教學設計15【學習目標】
1· 認識“勘、巖”等10個生字。
2· 認識“巖石”,了解巖石的作用及地殼變化。
3·正確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讀課文。
4·在對話中體會川川對大自然的好奇與熱愛,培養(yǎng)學生從小關注科學、探索自然的意識。
【學習重難點】
重點:認識“巖石”,了解巖石的作用及地殼變化。
難點:在對話中體會川川對大自然的好奇與熱愛,培養(yǎng)學生從小關注科學、探索自然的意識。
【教學準備】
課件,學生課前搜集巖石的相關資料。
【教學過程】
一、導入
同學們,今天老師要和你們一起學習一篇非常有趣的課文,要想學好這篇課文,先得學會這課的生字,你們有信心嗎?
二、自讀課文,認讀生字
要求:用你喜歡的方式讀一讀課文,把字音讀準,把課文讀通順,再把生字從課文中找出來,連成詞多讀幾遍。
1、自讀課文,認讀生字。
2、檢查自讀情況:
⑴ 誰愿意當小老師代著大家讀一讀你喜歡的詞?(課件出示加拼音的生字詞)
⑵ 去拼音隨機抽讀。(“我指你讀”)
三、由題質疑,自主研讀
理解“書”為什么要加上引號。
過渡:同學們生字認得真不錯,今天咱們要學的這篇課文就叫──最大的“書”(板書)
師生再次齊讀。
1、讀了這個課題,你們有什么發(fā)現嗎?(“書”為什么要加上“ ”號)
2、請你們帶著這個疑問默讀課文,看誰最先知道“書”為什么要加上雙引號?
3、學生默讀匯報:
出示:巖石就是書??!你看,這巖石一層一層的,不就像一冊厚厚的書嗎?
4、出示:巖石就是書??!
誰來讀讀這句話?(三人)齊聲再讀這句。
5、讀后質疑:
讀了這句話,你們有什么疑問嗎?
這本書里有什么?(有字嗎?有圖畫嗎?)
讀了這本書,我們會知道什么?
這本書有什么作用呢?
你們都是勤學好問的孩子,課文中的小朋友川川和你們一樣,也提出了一連串的問題,想弄個明白,這就叫──刨根問底。
四、細讀課文5~12自然段,合作探究
愛刨根問底的你們就發(fā)揮團結合作的精神,選擇你們喜歡的讀書方式,選擇你的學習伙伴,讀一讀課文的第5~12自然段,解決你們提出的問題。
1、合作研讀,小組內交流。
2、匯報解決:
⑴ 書里有什么?(文字和圖畫)
① 指名從文中找出書里的文字和圖畫。(雨痕、波痕、礦物、樹葉、貝殼、小魚)
② 分別指名讀。各一個,愿意讀的一起讀。
③ 教師點撥:
平常我們在讀書時,都是通過書里的文字和圖畫獲得了知識,今天我們讀了巖石這本書中的文字和圖畫,也一定會有收獲。
請同學們不出聲地再讀一讀這部分課文,一邊讀一邊想,讀了這本巖石書中的文字和圖畫,你知道了什么?
④ 默讀課文,深入思考。
⑤ 交流:
適時出示:“它告訴我們……這座山?!保ㄅ湟魳?,課件展示這一變化過程)
⑥ 看到地球億萬年間的變化你想說些什么?
瞧咱們的地球爺爺真像個魔術師,在億萬年間競發(fā)生了這樣翻天覆地的變化。
⑧ 你們也很了不起啊!既能不懂就問,又能合作解決自己的疑問,老師看到你們的臉上已經露出了解決問題的興奮的笑容。能將你們的心情用朗讀表達出來嗎?
選擇讀書伙伴分角色讀5~10段(出示)
A、學生分角色讀(請2~3組)
B、師生合作讀:
老師被你們的朗讀深深感染了,我可以和大家合作嗎?
C、學生集體分角色讀。
⑵ 讀了這本巖石書有什么用呢?
課內外結合。
五、拓展實踐,課外延伸
1、同學們,通過這節(jié)課的學習,我們終于和川川一起讀懂了這本最大的“書”。想一想川川現在心里會想些什么?
⑴ 指導朗讀最后一段。
⑵ 猜一猜,川川長大后想干什么嗎?
2、愛動腦筋,勤學好問的你們還想說些什么呢?
孩子們,日月星辰,風云雷電,山川樹木,花鳥蟲魚……大自然其實就是一本讀不完的大書,這本書里有許許多多神奇奧妙的知識,你們愿意在今后的學習中走進大自然,一起去探尋大自然的奧秘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