沉醉于大哥哥的分寸與體貼:友情客串的情感共鳴
在人生的某個階段,我已經(jīng)不再隨意透露自己的年齡,因為我還算年輕,而且性格和經(jīng)歷都讓同齡追求者并不少。但直到現(xiàn)在,一個完整的關(guān)系仍未形成。男孩子們總結(jié)說,我喜歡比自己大得多的人。這讓我感到困惑,但我的母親突然間提醒我:“你的那些同學不是挺好的嗎?隨便挑一個就行,只要不要找太大的!”這句話讓我驚訝,同時也產(chǎn)生了一絲贊賞。
與同齡的朋友相處,我們之間更多的是競爭和享受生活。偶爾我們會想念對方,但頻繁見面又覺得無聊。我喜歡他們,但并沒有對其中任何人產(chǎn)生深厚的情感。我們的關(guān)系似乎只是為了玩耍而存在。如果大家一天都不做什么,心中都會感到不安。
然而,我第一個真正放松、心曠神怡的下午是與一位“大哥哥”度過的。他是一個英國人,比我大20歲(看起來更年輕),曾在世界各地流浪。那天,我們因為工作原因熟悉,又因為工作發(fā)展了聯(lián)系。他建議我們?nèi)フ覀€安靜的地方坐坐,我們選擇了一家小咖啡館。一杯咖啡,一本書,一起沉浸在閱讀之中,他偶爾幫我續(xù)杯子,沒有多余的話。但當夕陽灑滿窗外時,我突然感覺前所未有的釋然和舒適,不由自主地伸了個懶腰。他溫柔地看著我,說:“餓嗎?想吃點東西嗎?”
那一刻,我被觸動,從未有過這樣的感覺。
我容易對比自己年紀大的男人產(chǎn)生愛意,這并非出于對他們豐富經(jīng)驗的崇拜,而是因為遇到的“大哥哥”,都極為紳士且耐心細致,與同齡男孩相比,他們更加關(guān)注他人的感受,更擅長處理社交互動,而不是自顧其談,大快朵頤。當然,毛頭小伙子很可愛,但他們更適合是我生活中的玩伴或密友,卻不是戀愛對象。
關(guān)于“愛”的理解,每個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,對我來說,愛就是安全、溫暖、協(xié)調(diào)和甜蜜。我渴望被保護,被寵愛,害怕孤獨和傷害。
由于父母忙碌,我從小獨立生活了。不僅如此,就是修理電器或用沖擊鉆開墻壁安裝柜臺這些事,對我來說都是簡單的事情,以至于住一起的一個女孩兒說,與我生活,就沒必要找男朋友。
這種情況下,看待普通的情感和人類活動時,我很難將思緒轉(zhuǎn)移到那種意味著“愛”的狀態(tài):生活似乎并不缺少什么,不需要依靠,也沒有尋覓戀人的欲望。不管是過去的同學還是現(xiàn)在的同事,都沒能給我?guī)硖鹈鄱鴾剀暗男奶?,是一種熟悉得毫無新鮮感的事物。
有一次,有個同事說,最能打動我的,是一種心理上被“罩”的感覺。這無法用行動解釋,只能歸結(jié)為精神上的愉悅,有時候是一兩句刺痛的話,有時候是一眼流露出不經(jīng)意卻深刻的情景。你是在面對一個人,卻明顯覺得你面對的是一部巨著、一段久遠歲月、一篇正寫作激動時尚未完成的小說,讓人讀不停卻又有些舍不得讀完,又希望能夠理解卻總覺得永遠有些地方不能完全理解……就像那個英國人,他照顧著我,卻讓我好像沒有察覺;他體貼著我,可是我一點也不覺得太過或難堪。這些,是那些穿著肥腿褲染黃發(fā)走路晃蕩打扮的小伙子無論如何也達不到的程度。
分寸與體貼,是“大哥哥”們不可替代的一部分,也正是我所向往的地方。在《松霞戀》公布后,這類話題熱度驟升,但是對于這種情感簡化,讓它變得只有兩個角色——女人和男人。如果你真心,那么就是珍惜他的人,而不是他的年齡,或其他,那還有什么好說的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