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haruko
剛上大學的時候,我認識了一位遠房親戚,她22歲就結(jié)婚,在小鎮(zhèn)上做了好幾年的前臺工作。一天,她被“女性要獨立”的雞湯所吸引,突然想要到大城市闖一闖。在接待她的那段時間里,我總能看到她躺在沙發(fā)上玩手機的身影。之后,她找到了一份前臺的工作,工資是每月3000元。
工作了一年后,她開始跟老板討論漲工資的問題。她說:“我在這里一直租房,每個月光是房租就已經(jīng)去了工資的大半,再加上各種花費,所以我希望能漲點工資,以后我會更努力工作的。”老板自然是駁回了她的加薪請求,因為金錢和機遇不會應需求而產(chǎn)生,而是應能力而產(chǎn)生。你不會因為自己需要更多錢而獲得加薪,你只會因為你所擁有的能力而獲得加薪。
過了一段時間后,她收拾行李回家了。走之前和我說:“我以為大城市哦,每個人都月入好幾萬的,沒想到也不過如此。”其實任何一座城市,高收入的人總是在大有人在。《財務自由之路》中提到:每個人獲得的東西,都恰好是他值得獲得的東西。這意味著你的收入恰好體現(xiàn)你在經(jīng)濟市場中創(chuàng)造的價值。市場只會根據(jù)你的價值來付酬勞,你值得擁有多少,這完全掌握在你自己手中。
如果只憑臆想,一點行動都不付出,就想要月入過萬,我覺得這輩子都很難實現(xiàn)。住大house、拿高收入的人誰不想要,但你有沒有想過,要想實現(xiàn)從月入3000元到月入30萬元甚至更多人的跨越,你究竟要付出什么?
讓自己成為專家
美國有一個著名消防員瑞德埃德爾,他幾乎人人都知道。他處理的是所有人都會避開的大型火情。但為什么他的名字響徹全國?因為他屬于專家級別,只處理大型火情。如果你做所有人都會做的事情,那么你也只會擁有所有人都有的東西。大多數(shù)人離開學校后,沒有將這樣的認知貫穿于生活的大多數(shù)領域。
付出多于別人對你的期待
我的大學時期的一個日企經(jīng)常員工曾跟我透露,他們發(fā)現(xiàn)了一些偷懶機會。而且,如果某個員工要去取材料,他可以穿過咖啡廳來一次舒緩閑適的散步……這個公司雖然讓員工節(jié)省了時間,但是長期看,這也是浪費自己的時間。當我們得到8小時報酬,我們應該工作10小時。這不是叫我們學會吃虧,而是在為自己的未來投資,為培養(yǎng)能使我們富裕起來的一種習慣,即使雇主看不到我們的努力,也不能阻止我們?nèi)〉贸晒Α?/p>
刻不容緩地處理事情
如果世界上的存在成功終極秘籍,那就是刻不容緩地處理日常事物。如果一個人能夠迅速完成任務,不僅能夠提高效率,還能夠減少錯誤。此外,對錯誤持開放態(tài)度也是重要的一環(huán),因為犯錯本身并不壞,它們往往包含著寶貴的情感教訓或技能提升機會。我曾經(jīng)猶豫是否接受一個外派機會,最終由同事自告奮勇承擔,這次經(jīng)驗讓我明白,有時候為了成長,我們必須面對可能帶來的風險并采取行動。
儲蓄,讓你變得富有
沒有哪個人通過掙很多錢就變得富有,財富產(chǎn)生于對金錢留存。而且,并不是只有那些賺很多錢的人才能積累財富,更關鍵的是如何管理自己的資金流動。我曾經(jīng)是一個教科書式“月光族”,但是我意識到了改變這一點非常重要,因此決定每個月存下50%以上預算用于儲蓄和投資。這對于任何尋求改善金融狀況的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一步,即使他們只是開始嘗試將50%用于儲蓄和投資,他們最終將看到巨大的變化發(fā)生。
結(jié)語
當迷茫期結(jié)束時,我詢問一位知名答主關于如何一年內(nèi)實現(xiàn)從3000元到30000+元巨大的跨越。他給我的回答簡短卻力量十足:當你們縮減休閑娛樂用以死磕自身時,您就已有一半勝利。當愿意將時間投向自身發(fā)展時,您就會成功半壁江山。所以,從現(xiàn)在起提升能力、理性消費、學會儲蓄,將總有一天離目標越近。(微信公眾號/精讀, ID/Jingdu999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