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年節(jié)的臨近,遠方游子們的心中充滿了思鄉(xiāng)之情,他們渴望回歸家園,也為家鄉(xiāng)美食而動心。小陸懷念父親的獨特糖醋小排秘制,小隋一提起母親的“兩代單傳”醬肘子,便不禁流露出饞涎欲滴的情景,而江美女則在夢中仿佛能品嘗到父親精心烹調(diào)的九轉(zhuǎn)大腸——外皮酥脆、內(nèi)里嫩滑,醬汁濃郁、咸甜適口,每一個名字都如同魔法般誘人,讓人忍不住想回到那片熟悉而溫暖的地方。
作為一名離鄉(xiāng)千里的中年游子,我也對父母制作的一些“家傳菜”產(chǎn)生了強烈向往。這些菜品包括酥鍋、炸里脊、豆腐箱子和四喜丸子,以及最常見但又難忘得多的饅頭、水餃和生煎包……每一道菜似乎都有著它獨特的風味,讓我感受到家的溫暖。而這種執(zhí)迷于故鄉(xiāng)口味的依賴,其實源自我們童年的神秘味覺編碼。
追溯那些被認為是美味時,我們總會找到父母身影,那段舊時光也就重現(xiàn)在眼前。尤其是老爸過年必做的家鄉(xiāng)風味“酥鍋”,雖然還有一段時間才到,但他已經(jīng)開始準備——選購材料,預訂必要原料,等到除夕便開始洗擇涮刷,然后將海帶、大白菜等材料層層碼入鍋中,用糖醋油鹽調(diào)好香氣后上火熬煮,這個過程漫長且需要耐心。但即使不是獨家特色,只要是由老爸親手制作,就有著特別的心意。在忙碌地面前,我仿佛看到小時候自己蹲在灶前聞香賞味,那臉頰紅潤,是爐火照耀下的記憶。
老爸豐富多彩的一桌年夜飯,還有一道令人驚訝的小吃——“炸假魚”。這個簡單卻充滿期待的小零嘴,只需雞蛋面糊加入蝦皮,再放入油鍋炸成金黃色。這并非高級佳肴,但代表了物資短缺時代對美食的一種朦朧幻想,如今這份簡約與珍貴已成為過年的習俗之一。無論歲月如何變遷,老爸仍舊堅持這一習慣,因為這是他對于過去生活方式的一種懷念與承載。
除了這些,“家傳菜”的種類還有很多。我回憶起每個過年,都像是穿上了久違衣服一樣新鮮刺激;或者是巴巴希望得到的手中的糖果或零食,或是在春聯(lián)上寫下深情句子的媽媽,或是在花卉間跳躍嬉戲的大笑聲……然而,在我的心里,最讓人渴望的是父母手藝所創(chuàng)造出的那份特殊之處,它們以自己的烹飪密碼,將一種屬于他們家的獨特風格悄然植根于我的舌尖,將那些記憶深深銘刻于我的心房,從此成了我每個冬日都不愿錯過的人間煙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