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天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答,挺震撼的。題目是“你所理解的貧窮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?” 有人說,我小時候奶奶知道東西變質(zhì)了,就給孩子吃,她老人家自己也經(jīng)常吃壞掉的東西。 如果你生病了,你將永遠(yuǎn)得不到治療。 還說他家很有錢,又氣又煩,問他為什么不吃飯,說沒錢。 還有人說窮也是有利的,其實就是說你沒有捷徑,沒有退路,沒有選擇,只能盡力改變現(xiàn)狀。
我知道,在這個世界上,這樣的例子很多,吃不飽穿不暖的人更多。但是,外在的貧窮并沒有讓人覺得那么痛苦,讓人不忍直視的只是內(nèi)心真正的絕望。 那種貧窮的氣質(zhì)貫徹到內(nèi)心,仿佛所謂的“錢”并不是在讓人活得更幸福上發(fā)揮作用,不是生活的輔助品,而是生活的主宰。 由于沒錢,我們不得不時刻提醒自己,我們生來就比別人差,生來就賤,無法享受更好的生活。
我也出生在一個不太富裕的家庭,父母也會為一些家庭瑣事爭吵。 不可否認(rèn),很多時候,吵架的根源真的是錢的問題。 那些瑣碎的日常生活,確實有無數(shù)的矛盾,我們不得不接受。 但是我很感謝我的父母,即使家庭環(huán)境不好,他們也會盡力給我應(yīng)該有的,讓我接受必要的教育。 就算我因為實際情況暫時不能享受更多,他們也只是客觀善意的告訴我,不是我生得比其他孩子差,沒有資格享受更多,而是我父母現(xiàn)在的家庭情況就是這樣。只要努力就能得到想要的。
這樣的話讓我不自卑,可以更自信的面對未來。 這對于青春期第一次體會到“錢”的巨大魔力的我來說,無疑是非常重要的。 青春季,人要經(jīng)歷的成長過程,其實是很殘酷的。 你要重新開始認(rèn)識這個世界,認(rèn)識到你以前不知道的東西,或者推翻你以前堅信的東西。 比如一個家庭的誕生意味著什么,一個人奮斗了一輩子的東西,是不是有些人一出生就有的?
很多時候,我們只能默默接受生活中赤裸裸的事實。 有人說,所謂的成長,就是一個不斷妥協(xié)的過程,那些曾經(jīng)以為的東西,都被自己一一推翻。 但是,沒有所謂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和奮斗,我們依然可以在這個世界上擁有一些微小的幸福。 那些不花錢就能得到的瑣碎快樂時光,一點一滴。 比如家人的關(guān)懷,老友的問候,愛情的甜蜜。
我們不能忽視生活中微小的幸福。我們總覺得,看似簡單的事情,就像一雙有力的大手,化作了我們心中堅定的信念,讓我們有勇氣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和苦難,一步步向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