托爾斯泰說:“世界上只有兩種人:觀望的人和行動的人。 大多數(shù)人都想改變世界,但沒有人想改變自己。 “而我一開始只是一個旁觀者。

先從溝通開始,哪里最差,就從哪里開始。 我報了兩個社團,加入了學生會生活部,競選了班里的宣傳委員。 但是,事情的發(fā)展并不是你想的那樣,有些心理因素一旦被塑造和改變,就沒那么容易了。 沒有人阻止你,但你真的是最大的障礙。 我很慚愧的說,兩個社團有一次不去了,因為沒有我認識的人,我也不知道怎么和別人交流??吹絼e人都在互相擁抱,我一個人,放棄了。
第二個社團,我沒有面試。我還記得面試的時候我很緊張,不知道怎么介紹自己。當我介紹自己的名字和專業(yè)時,似乎就沒有下文了,臉也紅了。 我迫不及待地想要逃離。 當時我真的很難自我介紹。 看到別人的慷慨,怎么就那么難到自己呢?
在學生會生活部面試的時候,我跑了。上次社團面試失敗后,我真的沒有勇氣去學生會面試了。 怕在這么多人面前出丑。
我在學生會生活部的招聘表格里留下了我的聯(lián)系方式。那天正好碰到生活部副部長,就和學長聊了聊。原來是同一個專業(yè)。 后來副部長給我打電話,讓我來面試。我表示不愿意。 我以為機會真的從我手里失去了,但最后他們愿意多招一個,給了我一個機會。 不是每個人都愿意每次都支持你,但是你得自己去爭取。 這次很幸運,但下次就沒這么幸運了。
至于競選班里的宣傳委員,雖然初中高中都參加過班級黑板報,但是喜歡畫畫是優(yōu)勢。 但是在競選的時候,我沒有說我擅長什么。其他人都在推銷自己。我只是說了幾句平淡的話,聲音很微弱。 如果我是你,我可能也會投票給我的競爭對手。 對手是個男生,站在講臺上給大家唱了一首歌,贏得滿堂喝彩。自然,我又輸了。 人們不會因為你是女生就青睞你,在不了解的能力上同情幾乎為零。 對于那些被自己當初的決心打敗,不傾向于等待機會的人來說,偶然的運氣真的不會每次都來。
雖然節(jié)節(jié)敗退,但好在我并不氣餒。 時間改變不了自己。經(jīng)歷了失敗之后,讓自己一點一點的行動起來。 班里的宣傳欄主動參加,也是鍛煉自己喜歡畫畫的機會。
如果你不擅長表達自己,就去參加辯論吧。雖然失敗了,但是站在講臺上,能夠說出自己的理由,就是進步。
不善于溝通,就會強迫自己主動去溝通。一顆真誠的心,總能收獲真誠,自然朋友就來了。 自大源于自卑,只有你愿意敞開心扉,別人才能靠近你。 慢慢的,朋友多了,笑容多了,煩惱少了。
如果你的能力不夠,就要努力學習,獲取更多的知識,用知識填充你的外表,充實你的內(nèi)心。
半年后,原宣傳委員唱得好卻玩忽職守。 我被推到這個位置,機會終于來了。 如果一開始就能自信地表達自己,有才藝展示,可能就不會輸。 如果你沒有勇氣去爭取,為什么不抱怨機會呢?
如果你達不到自己的能力,你就無法改變別人對你的態(tài)度,你也無法為自己掌控所有的機會。 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改變自己。
大三的時候,室友提醒我:“你比大一的時候自信多了。” 這句話也讓我覺得特別欣慰。
四年里,自己的一點點改變收獲的不僅僅是友情、知識,還有心理上的成長。 后來畢業(yè)去了上海,找了一份互聯(lián)網(wǎng)行業(yè)的工作,工資還不錯。業(yè)余時間,我報了一個工作室,做自己喜歡的事,算是自己的一點幸運。
難道不知道一點點改變可能收獲很多嗎?同樣,一點點改變也需要說服自己的勇氣。 努力改變自己,也許你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