歷史不是教科書上講述的那樣簡單,莫言會怎樣闡述這個觀點呢?
在莫言的文學(xué)世界里,歷史總是被賦予了新的生命和意義。他的作品常常以一種獨特而深刻的方式來呈現(xiàn)歷史,這種方式既不僅僅局限于傳統(tǒng)史學(xué)的框架,也不只是一種文學(xué)上的虛構(gòu),而是一種結(jié)合了真實與想象、記憶與創(chuàng)造力的敘事藝術(shù)。
莫言經(jīng)常提到“文字如水”,這句話體現(xiàn)了他對語言力量和表達自由度的一種理解。他認為,就像水可以流淌到任何地方一樣,文字也應(yīng)該能夠穿越時空,將人們的心靈所觸及的地方連接起來。這對于他來說,不僅是一個寫作原則,更是一個對待歷史問題態(tài)度的體現(xiàn)。在他看來,真正重要的是那些無法被教科書或官方記錄所完全捕捉到的細節(jié),那些隱藏在塵封文檔之下的故事,以及那些普通人心中默默流轉(zhuǎn)的小說般情感。
然而,在探索這些被忽視的小故事時,莫言也認識到,他并非單純地進行一些口頭上的修正,而是希望通過自己的作品,讓這些往昔沉睡的聲音重新蘇醒,讓它們成為我們今天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他曾經(jīng)這樣說道:“我最擅長的事情就是讓讀者感覺自己站在一個奇怪的地方。”這種奇怪的地方,就是那些通常不為人知、卻又充滿生命力的小小村落,它們中的每一位人物,都有著自己的故事,每一次事件,都蘊含著深遠的人類命運。
莫言還強調(diào)過“寫作是一種生活方式”。這一點體現(xiàn)在他處理歷史材料的時候,他并不只是停留在分析和解釋層面,而是試圖將自身置身于過去的情境之中,用第一人稱去講述那些似乎已經(jīng)失去了聲音的聲音,用個人經(jīng)驗去感受那段時間所承載的情感。這種方法使得他的作品充滿了生動性,同時也增添了一份真實感,使得讀者仿佛能聽到過去的聲音,可以看到那個時代的人們的心思。
此外,“文學(xué)是最好的藥”也是莫言經(jīng)典語錄中的一個例子。他認為通過文學(xué),我們可以找到治愈內(nèi)心傷痛、化解社會矛盾的一劑良藥。在處理復(fù)雜多變的歷史問題時,這樣的觀點尤其顯得重要。因為當我們從不同角度審視同一件事情時,不同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,這就要求我們用一種更加包容和寬廣的心態(tài)去接受各種各樣的聲音,并且嘗試把它們?nèi)诤铣梢粋€更為豐富多彩的畫卷。
當然,對于“歷史不是教科書上講述的那樣簡單”的話題來說,最核心的問題之一,就是如何平衡個人的記憶與集體記憶之間關(guān)系。這里面的困難在于,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記憶,但同時,我們又必須尊重所有人的記憶,因為每個人的回憶都是他們個人經(jīng)驗的一個組成部分。而作為作家或者說,是作為那個能夠跨越時間邊界、將不同回憶相互聯(lián)系起來的人,我們需要盡量客觀地展開我們的敘事,同時也不要忘記給予足夠的情感投入,以便讓更多讀者共鳴,從而形成一個更加完整的人類共同-memory(共同回憶)。
最后,無論是在探討什么樣的主題,或是在使用哪些具體手法來描繪出某個場景——無論是引用的古老文獻還是直接描述現(xiàn)代都市生活——莫言都始終堅持著一種基本信念:即使是最微小的事物,也值得關(guān)注;即使是最隱蔽的話語,也值得傾聽;即使是最遙遠的地理位置,也值得思考。這一點,是他如何闡釋這個觀點的一個關(guān)鍵方面,即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去發(fā)現(xiàn)并展示人類存在背后的普遍價值和意義,從而超越單純的事實本身,為我們提供了一次次關(guān)于自我認知以及對周圍世界理解過程中的反思機會。
因此,當我們再次回到那個由教育系統(tǒng)提供的大綱式概括中尋找答案的時候,不妨借鑒一下這樣的精神,然后放下筆墨,與其他所有想要了解真相的人一起,一起走進那片充滿未知但又充滿可能性的土地上,看看是否能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,那里的每一步行走都仿佛踏上了通往更廣闊世界的大門前沿。